更多学校概况

唐山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 1988 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列入国家计划,是一所培养多种技能人才的大规模、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各种教学实习、实验场地齐全。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聘请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任教,结合市场的需求,在专业知识,职业体验,生产训练各方面努力培养技能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

更多招生计划

唐山科技中专,开设有计算机平面设计、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操作、运动训练、康复技术、新媒体运营、轨道交通,幼儿保育等多个专业。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2023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唐山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列入国家计划,是一所培养多种技能人才的大规模、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占地45954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生均达64平方米,另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等。建有4个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

1.2 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48人,2023年招生56人,毕业生159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舞蹈表演、电子商务、运动训练、中餐烹饪等8个专业。年培训规模在1000人以上。

1.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8名,双师型教师21名,生师比为111,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79%,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39%,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12%,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1.4设施设备

学校有集实验、实训、演示、交流、比赛于一体面积达8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内与企业共建有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教学工作室。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产品加工与实践操作共同开发项目实训教学案例多个,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545.2万元,全日制在校生生均设备值7851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1.8个,图书馆纸质藏书3.6万册,电子图书4.2万册,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总值20.2万元。

2.人才培养

2.1学生发展

2.1.1党建引领

唐山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学校以其校风正、师资高、管理严、质量好跻身于“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行列。

以“两学一做”为指导,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学校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带头与辐射,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

以亲民服务品牌,培养学生练好技能。服务企业,输送人才,主动融入企业,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指导学生提升技能,彰显骨干党员教师风采。

2.1.2立德树人

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秉承“崇德、尚技”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为宗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节班会课。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扎实开展“抓小事工程”,推进“细节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我校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为契机,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举行常规管理教育月系列活动、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宣誓活动。积极参加文明风采大赛,连续获得好名次。

学校秉持客户思维理念,建立层次化、网格化、规范化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将学生管理教育与扶贫帮困工作联在一起,每年分期分批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于病灾户、留守户、单亲户、涉法户的孩子开展精准教育,实施精准扶贫。

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要求各班级开展“抓小事工程”,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班级日常管理分解为“宿舍、学风、纪律、卫生、出勤及三操”五项考核指标,期末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主要根据该班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学校相关德育工作人员共计27人、其中包括班主任22人,思想政治课教师数3人、德育工作人员数2人,体育课专任教师数3人、美育课专任教师数2人,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436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73.2%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9.3%、专业技能合格率98.8%、体质实际达标率为86%、毕业率99.5%

2.1.3在校体验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设计企业需要的课程,通过课程中的项目任务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一门课的设计、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学习、工作迁移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文,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7.2%、生活满意度98.3%、校园安全满意度97%、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4.8%等。

2.1.4就业质量

2023年毕业生共159人,包括就业(不含升学)人数137人、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人数158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7.6%、用人单位满意度96.9%、毕业生服务三次产业137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9%以上,初次起薪在2448元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比前一年度略有提升,初次起薪提高了124元。

2.1.5升学情况

2023年共有21名学生通过河北省单招考试,升入大专院校,由于学校报名人数比去年少,所以升学人数略有下降。

2.2教育教学

2.2.1专业建设质量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校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各专业均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规划和每年的年度发展建设实施规划,并在每年度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重点建设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操控、航空服务、舞蹈表演等品牌专业。

2.2.2课程建设质量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修订《职业教育法》,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范课程设置,保证课程建设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课程建设遵循的主要标准有:1.将思政课程、职业生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2.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3.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4.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5.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2.2.3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学校推行“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教学场所“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组织校内公开课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公开周活动。通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改教研工作成效显著,促进了学校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2.2.4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和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平台等方式,积极构建数字空间,建成了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的校园网络,为实现网上办公、管理、教学、科研、服务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校园网络环境,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是构建校园数字化环境。学校装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配备了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复印机等相关的制作设备。

二是建立数字化平台以来,教师积极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学习和实践,并在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校主要学科教师正在尝试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题库,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三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具备一定的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能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2.5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不断推动名师及团队建设且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在本地区行业中影响较大,并多次获得奖项。

学校每学期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系部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 向全校师生展示系部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下发了教师学历提升和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

3.服务贡献

3.1服务行业企业

学校一方面重视高职单招升学,一方面注重技能人才培养。通过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导游服务、舞蹈表演、中餐烹饪等专业,对接区机械加工、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服务区域企业;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培养目标,密切学校的教与企业的产,加强校企人才交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研学锻炼,同时建立一支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3.2服务地方社区

学校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制定社区教育培训计划,从组织网络双元化、培训活动辐射化、教育资源整合化等多个方面入手,灵活多样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使更多社区人员能够老有所学、学有所成。

3.3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3.3.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多元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亲情化服务”的办学思路,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受到多方面的肯定。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建产品、工艺研发中心,共同进行产品研发。

3.3.2.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开展免费为民技术服务工作。免费为民开展家电维修、工具维修、计算机操作、汽车维护等工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

3.3.3.对口支援

对口扶贫,发挥学校特色。

资助学生,学校为在校贫困生建立贫困档案,为学生办理贫困生资助卡,并对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积极帮忙解决。并给家庭特别困难的2名学生减免了相关的学杂费。

学校还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与每一位学生都谈一次心,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4.文化传承

4.1校园活动传承文化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兴趣课,使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产教融合

5.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有集实验、实训、演示、交流、比赛于一体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内与企业共建有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教学工作室。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产品加工与实践操作共同开发项目实训教学案例多个,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学校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近三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对教学实施、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学校教学软、硬件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我校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和北京菲思达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展了无人机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今年我们对人才需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经多方考察论证,优中选优,最终选定了北京菲思达教育成为合作伙伴。

由于属于两次合作,双方比较熟悉,开展工作比较顺利,双方根据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需求,制定的教学方案,派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给学生讲授专业课,使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立志成为未来相关领域的人才。

5.2学生实习实训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制定了《唐山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强化领导,一把手校长为学校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长。

任务明确。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每月第一周,各系部实习、就业管理部门定期召开校外实习班班主任会议;每逢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召开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校长听取各实习就业负责同志汇报工作,由校长、副校长布置一下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实习、就业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每年的十月份完成就业档案装订工作。

细化管理。每安排一次校外生产实习之前,召开家长会、实习动员会。由系部进行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安排好生产实习后,要签定协议。校长检查各系部实习、就业负责人巡访工作,学生处主任检查负责实习、就业工作人员及班主任的巡访工作。

认真落实职业指导计划。每个专业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之前,各系部负责制定生产实习课题,必须完成《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招就处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生产实习培训计划,确保顺利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责任到人。班主任负责组织家长会,确保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及其家长到校开会,并负责学生与家长签写学生实习合同。各系部负责人,必须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认真填写学生生产实习巡视记录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保证每月走访所有的用人单位一次以上,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分管校长每周要听取就业的工作汇报,检查布置就业的各项工作。校长负责考核各系部负责实习、就业的工作,及时解决实习、就业处工作中的困难,宏观调控、指导实习就业工作

5.3集团化办学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6.发展保障

6.1国家政策落实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优化类型定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学校通过中心组学习、教研组会、教职工会议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努力把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精神和优惠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每年九月下旬,将全校贫困学生筛选收集,经过班级初评,主管领导再评,然后在校公示一周,总终确定贫困生名单,建立贫困生库。2023年上半年确定贫困生29名,下半年确定贫困生22名,均按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标准,把助学金打到学生本人的中职资助卡中。

6.2学校治理

深化教学改革,学校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各专业的名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5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

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

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帐务核算。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核实工作。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处理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学校从中层干部中选派安全责任人负责食堂管理,与学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签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类安全事故。还注重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兑现奖惩措施。总务处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含锅炉操作员)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一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学校组建了以校长王学民为组长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成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领导政绩考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对各系部、处室和班主任、生活老师有阶段性检查、有考核。考核结果与开展文明双创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与教职工工资直接挂钩。

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工作心中有数。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严格执行三个“一”:即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帐。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了招待费的管理,加强水电管理。

6.3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校纪委督查室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6.4经费投入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7. 挑战与展望

7.1 面临挑战

挑战1招生不足问题

1、问题主要表现为: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生的质量关系的学校的发展前景。但现在学生家长中存在着一种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认为学生到了中专读书,就没有希望了,对学生到中专学习有抵触情绪。

2、改进措施如下:

学校针对这一问题,组织相关老师,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给学生讲解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让学生和家长更了解职业教育,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上中专不是学生的无奈之举,而是学生的一个新起点。

挑战2办学场地问题

1、问题主要表现为:

由于前些年,学校规模不大,校园和教学楼等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求,但随着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校占地面积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这次达标活动让我们更具体的认识到了问题所在。

2、改进措施如下:

针对这一问题,经校领导研究解决,制定以下方案以解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

1、 学校积极向主管部门申请,改扩建一些建筑,以增加校内的建筑面积。

2、 学校与多方单位进行协商,以租赁或合作的方式,增加办学所需场地和建筑。

挑战3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运用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创新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2.改进措施如下: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国际合作、开放创新”等五项基本原则和办学思路,确定改进措施。

一要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新的发展机遇期,遵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优质发展。

二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利益,以“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为双翼,不断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破解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全面完成“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7.2 未来展望

未来三年里,科技中专要以中等职业教育达标和结交评价为契机,争取在各方面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更新时间:2024-01-15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 唐山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唐山市开平区屈庄大桥东80米(市内乘8、9、14、15、36、206、207路公交车,开平职校站下车即到)
联系电话:0315-5108065、5915517、2820929、13363240216(微信)
冀ICP备09046038号 冀公网安备 13020202000302号